欢迎访问 文化在线网!

当前所在: 首页 > 文化时评 > 正文

省博物馆举办“我们的节日·中秋”节日活动

时间:2024-09-21 作者:佚名 来源: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

  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,是连接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桥梁。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,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中秋假期,省博物馆举办了“我们的节日·中秋”主题活动,参与者通过赏文物,学知识和做月饼等环节,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,表达对中秋佳节的美好期许。

  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,作为代表团圆的节日,自古以来就备受国人重视,月亮更是寄托团圆的重要意象。古时起,中秋节便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看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民俗,流传至今,经久不息。在此次活动中,工作人员为大家发放了“节日研学手册”,孩子们前往“青海历史文物展”展厅寻找“七星纹铜镜”和“长乐未央瓦当”,并在知识课堂中讲述了中秋节的发展历程,通过“嫦娥奔月”画像砖、“唐王游月宫故事镜”“闰中秋月帖”“广寒宫月饼模具”等文物介绍了中秋节与月亮的关系,月饼的来历和月相变化等知识。

   在中秋佳节,赏月与吃月饼是必备的传统习俗。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,最早只是一种点心食品,到后来人们逐渐将赏月和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着阖家团圆,寄托思念。在活动的月饼制作环节,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动手,揉面、包馅、入模、按压……分工合作,互相帮助,共同制作了“七星纹铜镜”和“长乐未央瓦当”造型的手工月饼。活动现场饼香四溢,气氛温馨甜美。

   此次“我们的节日·中秋”主题活动,将文博知识、非遗传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为广大市民朋友带来了一场奇妙的文化之旅,营造了热烈、团圆的节日氛围,凸显出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参与性、体验性和知识性,极大调动了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。省博物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不断挖掘、诠释、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,持续开展各类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,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,在感受历史文化恒久魅力的过程中,真正爱上博物馆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whlyt.qinghai.gov.cn/tsdt/23250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文化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4 13391650821 010-53386791
监督电话:1303109928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邮箱:lyscfzdy@163.com  客服QQ:3420238713 通联QQ:2135697940
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